在世界各類家具的發展史中唯有中國家具有優美的圈椅形設計,
在明式圈椅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而衍生的清代皇宮圈椅它呈現出獨特的東方情懷,
盡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本色。
當代知名設計師中很多人從中受到影響得到啟發,
創作出各種佳作。
皇宮圈椅作為古典家具的經典椅型之一,
不僅沿襲了中國古典文化的深厚底蘊,
表現出高雅的審美情趣,
同時也將儒家、道家、佛教等思想學說集于一身,
呈現出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烙印。
詩人歌德曾說過:“美就是自然秘密規律的呈現,如果沒有人去把這種規律揭示出來,它就永遠是不可知的。”
皇宮圈椅這種經典椅型究竟蘊含了哪些儒家思想?
皇宮圈椅
中庸思想貫穿制作全程
《尚書·洪范》中記載,
周武王與殷代的大臣箕子商討請教國事,
箕子提出了九條大法,
其中就有提到中道的思想理論:“無偏無頗,無偏無黨,王道蕩蕩。”
所以,說到中庸思想的源頭,
最早是《尚書》中強調“執中”的政治理念。
“中庸”一詞,語出《論語·雍也》。
孔子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南宋著名思想家朱熹和漢代的鄭玄都曾為此做過解釋: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強調的即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之道。
中庸思想不但讓建筑受其影響,
而且把傳統家具更是橫貫其中。
以皇宮圈椅制作為例,
其從取材、設計、制作、裝飾等等各個環節,
都要力求完美和諧。
從各個角度欣賞,
達到一種人與人、人與物、人與自然的絕對統一,
給人以渾厚、大氣、空靈、飄逸、柔婉、沉穆等特點,
將傳統家具的做工,
以和諧美的方式展現給世人。
方與圓的完美相結合
在明式圈椅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的皇宮圈椅在制作上,
進一步吸收了傳統文化的最經典的部分如中庸思想等,
并通過恰到好處的汲取和摒棄,
使其設計達到了制高點。
剛柔并濟出眾委婉
皇宮圈椅,
由交椅發展而來,
在明式圈椅上進一步完善,
從結構上可視為由下部的方凳和上部的椅圈組成,
最明顯的特征是圈背連著扶手,
從高到低一順而下;
坐靠時,人的肘部、臂膀都倚著圈形的扶手得到支撐,
感到十分舒適,
因此,頗受人們喜愛。